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会副秘书长吴金权反映:民主党派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参与者,2015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为民主党派特别是地市级民主党派更加有效地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积极作用。但据基层反映,地市级民主党派要高效地完成高质量、多频次的协商民主任务,还存在着一定的条件制约。其中,机关建设是基础性、关键性的一环,但目前情况不容乐观,已成为其高效参与协商民主的短板。
一是机关编制长期紧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地市级民主党派的工作任务、履职要求、党派成员数量、基层组织规模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机关编制基本没有增加,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导致人少事杂,应付式、守摊式现象突出。以我市六个地市级民主党派为例,1990年底共有党派成员1366名,机关干部23名;2014年底共有党派成员3855名,机关干部27名。党派成员增长182%,机关干部仅增长17.4%。再以九三学社我省各地市级机关为例,20多年来,除杭州、宁波、温州外,其他各地市级机关干部基本维持在2-4名。而同期,同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编制都有较大幅度增加。
二是干部交流严重不畅。虽然《国家公务员法》明确了民主党派机关干部的公务员身份,但在干部交流上缺乏合理的制度化安排,如地市级民主党派机关专职副主委任期届满后,相应的调动机制缺乏,导致民主党派机关干部交流严重不畅,已成为公务员队伍流动的堰塞湖,严重影响民主党派机关的良性运作。以我市六个地市级民主党派为例, 25年来,仅有6名机关干部调出,其中,2人因担任党派主委并任政协副主席而调出,3人自找门路调出,1人组织安排调出。
三是职务晋升非常困难。由于地市级民主党派机关干部缺乏有效的交流渠道,而本身民主党派机关可晋升的职位又偏少,客观上导致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职务晋升困难。以我市六个地市级民主党派为例,近两年来,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中,职务晋升的仅2人。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职务晋升非常困难,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而难以高效参与协商民主。
为此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目前,地市级党委、政府及其大多数领导,对民主党派还是比较关心和重视的,无论是对其组织发展,还是机关办公条件、经费安排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为地市级民主党派积极开展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但也有不少部门和领导对民主党派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如存在对民主党派的认知还不到位,存在民主党派说说重视、看看养眼、实际无用的不正确思维。
二是打通堰塞湖。地市级民主党派机关干部交流不畅,是民主党派机关建设严重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地市级党委、政府依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切实对民主党派机关干部交流、晋升作出制度上的安排,从而激励民主党派机关。特别是各民主党派《章程》规定的领导干部任期制,如民主党派主、副委任期《章程》规定为二届或三届,但机关专职副主委任期届满,调动机制缺乏合理的制度化安排。
三是增加编制。地市级民主党派机关编制长期不变,长期3-4个人,已无法适合当前工作的需要。建议中共中央指定统战部、国家公务员管理局对地市级民主党派机关现状作一全面的调查,提出切合地市级民主党派当前工作需要的机关编制数。地市级民主党派机关编制从目前的普遍3-4名增加到6-7名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