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机遇下,绍兴集成电路产业依托"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的重要增长极。九三学社绍兴市委会充分发挥科技领域"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言产业政策、培育创新人才等举措,探索出一条民主党派深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万亩千亿"平台建设和"芯"型共富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平台筑基,织密资源联动“一张网”
农历春节前夕,九三学社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基地内墨香四溢,五位书法名家现场为企业员工书写春联,在传递新春祝福的同时,更彰显着基地“服务产业、温暖人心”的宗旨。作为九三学社绍兴市委会重点打造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基地以整合社内资源为抓手,联动科技、金融、税务、建设等多部门机关社员,精心构建起覆盖集成电路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增值服务体系。在助力企业发展方面,基地成果颇丰。数据显示,2024年越城区集成电路“万亩千亿”平台规模突破850亿元,已形成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全产业链体系,其中模拟芯片与功率器件制造跻身国内第一梯队,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以该基地为枢纽,九三学社绍兴市委会联动绍兴文理学院、绍芯实验室等高校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作平台,推动资源配置从“分散布局”向“系统集成”跃升。2023年12月,九三学社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基地被命名为“九三学社浙江省社会服务示范基地”。

高智引航,点燃创新驱动“强引擎”
2022年11月,在九三学社绍兴文理学院委员会主委、绍兴文理学院数理信息学院院长方泽波的积极推动下,曾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的王跃林教授正式入驻绍芯实验室并出任执行主任。依托九三学社高端智力资源,九三学社绍兴市委会搭建起多层级、立体化的智引服务体系,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使其从“追赶者”向“同行者、引领者”跃升。

“以氮化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技术,我们已实现跟跑并有望进一步超越......”2024年12月,中关村绍兴水木湾区科学院内,一场由九三学社绍兴市委会依托“九三创吧”省级社会服务品牌举办的集成电路产业专场活动引发行业关注。活动邀请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马晓华教授作《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发展和机遇》主旨报告,项目路演团队与投资机构围绕半导体项目落地可行性深入研讨,为产业创新注入前沿理念。

结合拓展延伸基地的配套服务功能,九三学社越城区基层委员会邀请浙江大学研究院专家为集成电路企业工程师开展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题培训,组织绍兴文理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学者举办高考志愿填报专业辅导讲座,并开展在校大学生现场教学实践活动,多维度助力产业创新人才培养。
聚势赋能,助推产才共振“芯高地”
在2025年5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九三学社绍兴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涂智高带队慰问绍芯实验室研究员王文生博士,深入了解国家级人才在绍科研与生活情况。市委会始终秉持“人才强社”理念,积极对接集成电路领域高端人才,组建“特色支社”,不断充实专业人才队伍。目前,越城区基层委员会已吸纳6名集成电路专家社员,人才储备持续优化升级。

市委会高度重视为人才搭建参政议政平台,推选3名集成电路领域专家担任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中1人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1人任区政协常委,形成《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产业引才留才育才的建议》等系列高质量建言成果,为完善人才发展体系、强化产业链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在越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九三学社社员、区政协常委王鸿龙建言:“应依托集成电路产业优势,构建无人机系统化解决方案平台,提供从动力系统到飞行管理的一体化技术支持。”2023 年5月,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促成这一重大跨越的背后,凝聚着许多九三学社社员的付出和支持。

站在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新起点,九三学社绍兴市委会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以智力优势提升产业“创新浓度”,以精准服务加速经济“能级跃升”,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贡献更多“九三力量”!